长宁县竹文化馆

Changning Bamboo Culture Center

竹文化馆项目位于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这里竹海绵延,雾霭蒙蒙,流云入画。双河人随田而居的生活模式衍生出宅、田、林、水相融合的“竹林盘风貌。 受此启发,设计将建筑体量一分为三,分别承载展厅、多功能厅和茶室功能,成簇的竹林与竹屋互相掩映,围合出院落,成为展示当地多样竹种的天然博物馆。弯曲的屋顶和微妙的起伏恰似对近旁山形的回应,使建筑的主体消解于环境之中,成为其组成部分将当地特有的环境格局内化为设计要素。

设计概念取自古代园林中的竹亭——将天然竹子弯曲形成围合的空间,代表了文人归于自然追求的一个理想原型,同时也蕴藏着因循物性的营造哲学,即从对自然的感知出发,在地取材,以材料特质发挥形式潜力。竹材圆形中空、纤维致密,质轻而强度高,作为结构材料的顺纹抗压力、抗拉力均具优势。因此设计选择原竹绑扎的拱结构,对竹子受弯的张力状态进行刻画,将竹材物性的真实表达作为其形态的逻辑。设计有意控制拱间距的变化规律,将平面拱单元依循角度递增的数理原则推演生成空间结果,以求在曲线的挤压与张拉中呈现蕴含在材料中的弹性与韧性潜质。

作为当地的重要文化节点,竹文化馆需要可灵活布局、可容纳各种文化活动的高大空间,与传统竹构空间相比,它需要更具公共性的规模尺度,因此项目采用绑扎成束的内接竹,突破单根竹材长度对于其跨度和高度的限制。竹拱采用精心挑选的直径80mm的原生竹子,每22根固定为一组。竹材经防腐浸泡处理,绑扎成束后柱础结合现浇混凝土固定,并烤弯定型、依次叠加形成嵌套的双螺旋结构组合形式。最小拱跨度25.7米,最大拱跨度42.7米,拱脚在室外落地,围绕建筑环列,与通透的室内无柱空间互动;

 

竹拱非线性叠加的建构逻辑将离散的结构单元联系成一个整体,形成了流动、往复、自然的内部空间,同时创造了力的传递形式——使小跨度拱为大跨度拱提供支撑,保持了不同跨度拱的截面尺寸的一致性。竹材较小的弹性模量会产生不可忽视的变形量,在作用点之外出现反向弯曲的趋势;因此设计在水平方向增加檩条形成环箍,抑制主体结构的竖向变形,同时限制其横向位移;在此基础上将两层交叉斜向的竹篾编织成网格,利用蒙皮效应进一步增加整体刚度,三种层次的构件共同构成复合强化的结构系统。

设计对原生材料的运用和营造技艺采取了适应性的策略。由于室外的竹受温度、湿度变化影响而产生的霉变或爆裂会缩短建筑使用寿命,设计采取最小化拆改的原则,将暴露于室外的竹拱部分与内部结构表层脱离,作为与防水卷材结合的独立的更替层,可通过维护和替换竹材使建筑整体的生命得以延续。

区别于通常的竹构构筑物,竹文化馆设计重点关注了竹构与幕墙、机电系统的连接与融合的技术措施。针对竹结构变形量大的特点,设计将幕墙体系与结构体系脱离,以可变的弹性节点连接来减弱结构变形对幕墙体系的挤压作用。设备管线消隐于建筑的主体结构之中,利用更替层与结构竹拱之间的空隙作为管线出户、入户的路径;室内设备统筹布设于幕墙与屋面间的视觉盲区,最大化保持了材料原真性与空间完整性。螺旋空间的两端天然形成了两个相对的开口,辅以原竹的遮阳格栅,实现了整个空间的自然采光与通风,保证了空间的舒适性和节能要求。

长宁县的竹材生产加工链条成熟、规模可观,竹材建构的出发点除竹材本身所具有的文化表现力和物理特性外,更多是秉承因地制宜原则。本项目的施工由当地经验丰富的工匠参与,伴随大量手工营造技艺的运用,其过程本身即是在人本与环境间构建关联性的一次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