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

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是为纪念1932年“一·二八战争”和1937年“八·一三战争”为主的上海抗日战争而建造的纪念馆。旨在建成一个缅怀抗战英雄史迹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及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场所,成为上海文化的地标。

建筑坐落于上海宝山长江入海口之滨临江公园内,基地四面环水,东侧为长江大堤,东南侧有古建筑望江楼,基地内有成材高大香樟树5株,以及大雪松1株。建筑总体布局呈L形布置,空间面向东南,对长江和望江楼开放,主要内容包括展馆区、办公区、纪念塔、纪念大草坪和市民文化广场等建筑和空间。展馆区位于建筑东北翼,纪念塔矗立其上,办公区位于建筑西南翼,围合处为纪念大草坪,原树木得以保留,市民文化广场位于东侧江堤处。

设计取意中国传统建筑的环境空间构成意象,将环境、建筑与事件充分融合在一起,以使建筑环境的品味得以升华。在外部空间上运用传统庭院的手法,组成纪念馆建筑的外部空间序列,并以借景、对景的手法,把望江楼引入建筑外部空间,使纪念塔和望江楼相映成趣。

纪念馆建筑造型采用塔馆合一的形式,展览区和办公区的建筑被处理成烽火台状的塔基,饰以粗旷的石材,坚实有力,暗点宝山地名的来由,其上矗立九重檐高57米的纪念塔,借鉴宋代方塔形式,采用铝合金、钢材、玻璃百叶等现代材料和组合手法,来演绎传统与现代的关系。

纪念塔由公园入口即可远远望见,经公园道路转至入口广场,由大门洞进入大草坪,整个纪念塔便完整地展现在眼前,树木的阴影投在碧绿的草地上,为刚进入纪念馆的参观者营造了一种宁静的气氛。拾阶而上,散落在草地上的弹壳将这片和平美丽的草坪与当年浴血的战场联系在一起,从纪念大草坪至二层悼念墙,完成第一个序列。展馆区建筑的入口设于塔院,是第二个空间序列。从门厅向下可进入一层主要展区,其西侧有水庭院映衬,东侧由市民文化广场烘托,而从门厅向上则可登塔观光,逐渐上升的空间在纪念塔处归于终点,形成一个有力向上的序列终结。创造出一个积极的情感空间,以突出特定的纪念性氛围,使参观者在此独特的环境中感物思人,睹今思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