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新校区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项目概况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位于南开大学新校区历史文化轴线南侧,与旅游服务学院相望。总用地面积2825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1467平方米。建筑地上4层,无地下层。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是西校门入口处最重要的校园建筑之一,建筑质朴稳重的气质与百年南开的文化底蕴相契合,展示了南开大学的形象。

设计理念

环境之脉:设计最初的想法源自于对环境科学本原的思考,从自然中的“脉络结构”汲取灵感,以脉络结构作为组织建筑的原型,将环境科学中多层次、多结构、多学科的组成部分有机地整合起来。

理性和秩序:设计从南开大学百年的文化底蕴和文脉出发,通过简洁明确的建筑形体,力图体现高等学府的理性之美、秩序之美。

浪漫与和谐:设计从地域特征和学校文脉出发,力求塑造理性而不失浪漫、大气彰显细腻的建筑形象。

高科技与高情感的均衡:设计从人的“尺度”出发,注重高科技与高情感的均衡,塑造不同性格特点的场所和空间。

设计特点

“综合一体化”的深入研究

环境科学是一门综合而复杂的学科,具有多层次、多结构的学科特点。南开大学环科楼在功能要求方面涵盖了科研实验、教学实验、普通教学、行政办公、教授办公、会议等多种功能,而实验部分又包含具有洁净要求的实验室、具有高大空间要求的实验室、具有特殊设备要求的实验室和具有危险性的实验室等。因此如何整合不同功能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梳理功能与空间、功能与形式之间的关系成为了本项目的关键。

最终本案通过“脉络结构”建立动静分区,将普通教学与办公部分布置于南侧,呈点式集中布局;科研实验和教学实验布置于北侧,呈“8“字型分散式布局,两者通过一条贯穿南北的“空间脉络”串联起来,使得不同的功能空间既相互独立、互不干扰,又能够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而“空间脉络”在承载和串联不同功能的同时,也成为了“社交活动的容器”。

设计将具有特殊要求的实验室置于一层,建筑东立面上四个弧形“容器”即为大型实验室。他们沿着“脉络机构”有机地排列,展现出环境学院独特的建筑个性。

地域性特色的探索和校园文脉的传承

建筑位于新校区西侧,其西面紧临城市道路,因此建筑也成为了学校形象对外展示的一个重要节点。如何通过建筑本身展示南开大学百年的文化沉淀,如何表现出建筑的地域性特色成为了本项目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

设计最终通过简洁有力的建筑形体,虚实结合的处理手法,表现出建筑敦实稳重,内敛舒展的姿态。外饰面采用红色陶土面砖和灰色清水混凝土饰面,与校园整体定位和风格相协调。

实验区域“8”字型的建筑布局营造出两个内院空间,其中一个内院空间通过屋顶花园与外界联通,而另一个内庭院则通过底层架空与外界联通。

细部构造之美

根据当地的气候特征等客观条件,本工程采用页岩空心砖外墙自保温系统,在这种既定构造做法基础上,设计通过技术手段,以特定的构造做法,表现出建筑的造型细节,并兼顾经济性、实用性和耐久性。

绿色生态节能

首先,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基础上,建筑形体设计尽量简洁规整,有利于减少建筑能耗。其次,建筑中庭设置条形采光天窗,为室内空间带来自然采光的同时,通过烟囱效应调节室内微气候。再次,建筑局部屋顶设置屋顶花园,通过植被覆盖降低室内热辐射,达到节能减排的效用。

室内空间形态与功能的契合

建筑室内空间以简洁纯净的基调为主,强调几何形和光影对空间的塑造。入口门厅两层通高,门厅强调简洁有力的线条感和纯粹的几何形。

进入门厅后向南北两边分别可达南区(教学办公部分)中庭和北区(实验部分)中庭。两个中庭具有不同的性格特点:南区中庭采用集中的、稳定的空间形态,服务于相对安静的办公、普通教学及学术科研;北区中庭则采用线性的、动态的空间形态,服务于不同类型的实验、思维的交流和观点的碰撞。中庭空间的室内设计力求做到简洁纯粹,白色的墙面和地面,局部点缀以木色地板和浅黄色的石材。屋顶通长的天窗将自然光线间接地带入到室内。光线从屋顶洒下来,一道道染在墙面上,随着时间变化着,塑造出整个空间的纪念性。

结语

南开大学新校区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总体布局简洁,建筑个性鲜明,形体稳重大气,建筑造型与新校区整体风貌及南开大学的历史文脉相契合,体现了南开大学百年学府的气质与内涵。